9 月 5 日,教育部、*网信办等八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旨在更严格、更全面、更长远的对于教育类 App 做出规范和指导。七麦摘取整理《意见》中相关信息,将与开发者相关信息概括如下 1、用户主体为未成年用户的教育类 App,应当限制使用时长、明确适龄范围。 2、具备论坛、社区、留言等功能的教育类 App,应当建立信息审核制度。 3、作为教学、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类 App,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,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。 4、推荐使用的教育类 App 应当遵循自愿原则,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,不得与学分、成绩和评优挂钩。 5、用于教学、管理和服务的教育类 App,应当为功能齐全、业务协同、信息共享的综合性 App,避免应用泛滥。 6、承担招生录取、考试报名、成绩查询的教育类App,原则上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行运行管理。 7、公安将会对每日上架的教育类 App,安全技术检测,对于具有恶意代码等安全风险和不实名登记的 App 清理下架。同时,在《意见》出台后,教育部、网信部、公安部、新闻出版部等多部门将集体对教育类 App 进行全面盘查,对涉嫌存在恶意捆绑用户、泄露用户隐私、内容低俗等问题 App 做出相应处罚。教育类 App 不得出现广告和游戏广告投放,是目前大部分 App 当中都会植入的一个功能,目的用于增加产品变现手法,或者是为产品增加曝光度,从而促进用户下载。而这一次《意见》明确指出:作为教学、管理工具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类 App,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,不得有广告和游戏。建议与之相关的教育类 App,尽快下架相关广告,避免因为触碰此项规定而被处理。同时,对于其他教育类 App 而言,建议提高对于平台广告投放的门槛,和拔高广告内容的质量,严禁出现虚假、内容低俗的广告。虽然在上述规定当中,《意见》指出教育类 App 当中不能有游戏,但在 App Store 当中,开发者选择 App 上架时,是可以选择两个产品的分类。所以建议本为教育类 App 的开发者,如果产品当中游戏内容过重、过多时,或许可以重新选择产品的分类,将教育分类改为游戏分类,从而避免受到此项《意见》的约束。成绩查询类 App 需谨慎同时规定当中还指出:承担招生录取、考试报名、成绩查询的教育类 App,原则上应当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自行运行管理。这也就意味着,存在上述功能的教育类 App 将会直接受到严查。建议此类开发者,积极与当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联系,从官方直接给出的消息当中,有针对性的对产品进行改善,并解除与教学管理相关的绑定。